藥物辨識
Drug Identification System
服務介紹
藥物辨識系統提供智慧化藥物外觀辨識與資訊查詢服務。透過拍照、條碼掃描或文字輸入等多種方式,快速辨識藥物的名稱、成分、用途及注意事項。系統建立在完整的藥物資料庫上,涵蓋國內核准上市的各類藥品,幫助民眾正確辨識藥物、避免用藥錯誤,並提供詳細的用藥指導,確保用藥安全。
拍照辨識
AI智慧影像辨識
多重搜尋
條碼/文字/圖片
完整資訊
詳細用藥說明
辨識方式
拍照辨識
使用手機相機拍攝藥物外觀,AI自動辨識藥品資訊
條碼掃描
掃描藥盒或藥袋上的條碼,快速查詢藥品資訊
文字搜尋
輸入藥品名稱、成分或用途關鍵字進行搜尋
外觀描述
選擇藥物形狀、顏色、標記等特徵進行查詢
可查詢藥物資訊
基本資訊
- • 藥品中文名稱與英文學名
- • 藥品外觀特徵描述
- • 製造廠商與許可證字號
- • 健保代碼與藥品分類
成分與用途
- • 藥品有效成分與含量
- • 適應症與治療用途
- • 作用機轉說明
- • 藥理分類與藥效期間
用法用量
- • 建議劑量與服用頻次
- • 服藥時間與注意事項
- • 特殊族群劑量調整
- • 保存方式與有效期限
副作用與禁忌
- • 常見副作用與發生率
- • 嚴重不良反應警訊
- • 使用禁忌與懷孕分級
- • 藥物交互作用提醒
使用步驟
選擇辨識方式
開啟系統後,選擇「拍照辨識」、「條碼掃描」、「文字搜尋」或「外觀描述」任一方式開始查詢。
輸入查詢資訊
拍攝清晰的藥物照片或輸入相關資訊。建議在明亮處拍攝,確保藥物外觀清楚可見。
系統自動辨識
AI系統會立即分析比對資料庫,通常數秒內即可完成辨識,顯示相符的藥品清單。
查看詳細資訊
選擇正確的藥品,即可查看完整的藥物資訊、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,並可下載或分享。
安全用藥重要提醒
- ⚠ 辨識結果僅供參考:務必核對藥袋標籤或諮詢醫療專業人員,不可僅憑辨識結果自行用藥
- ⚠ 避免服用來路不明藥物:若藥物來源不明或外觀可疑,請勿擅自服用,應送醫檢驗
- ⚠ 遵守醫囑與藥袋說明:即使辨識出藥物資訊,仍應按照醫師處方與藥師指示服用
- ⚠ 保存完整藥品包裝:保留藥盒、藥袋及說明書,以便查詢或諮詢時提供完整資訊
- ⚠ 出現不適立即就醫:服藥後若出現異常反應或不適症狀,請立即停藥並就醫
系統特色與優勢
-
✓
AI智慧辨識:
採用深度學習技術,辨識準確率高達95%以上
-
✓
龐大資料庫:
涵蓋台灣核准上市的2萬多種藥品資訊
-
✓
即時更新:
與衛福部食藥署資料同步,確保資訊正確性
-
✓
多語言支援:
提供繁體中文、英文及多國語言介面
-
✓
離線查詢:
下載常用藥品資料庫,無網路時也能查詢
-
✓
藥物提醒:
可設定服藥時間提醒與用藥記錄管理
常見問題
如果辨識不出藥物怎麼辦?
請嘗試更換辨識方式,例如改用條碼掃描或文字搜尋。若仍無法辨識,可能是新上市藥品或進口特殊藥物,建議攜帶藥物至藥局或醫療院所諮詢專業藥師,千萬不要擅自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。
辨識準確率有多高?
在照片清晰、光線充足的情況下,系統辨識準確率可達95%以上。但藥物外觀相似度高或照片模糊時可能降低準確度。建議拍攝時確保藥物正反兩面清楚、含字樣標記,並在明亮處拍攝。辨識結果僅供參考,務必核對藥袋資訊或諮詢專業人員。
可以辨識國外的藥物嗎?
本系統主要收錄台灣衛福部核准上市的藥品。對於國外藥品,若該藥品在台灣也有上市(可能為不同商品名),仍可能辨識出成分資訊。若為台灣未上市的國外藥品,建議使用國際藥品資料庫查詢,或諮詢醫療專業人員。
我的藥物資料會被保存嗎?
系統僅會保存查詢記錄以優化辨識演算法,不會儲存您的個人身分資料。若您註冊帳號並開啟「用藥記錄」功能,則會加密保存您選擇記錄的藥物資訊,方便日後查詢。所有資料皆符合個資法規範,您可隨時刪除記錄。
發現藥物資訊有誤可以回報嗎?
可以。請點選查詢結果頁面的「回報問題」按鈕,詳細說明錯誤內容並提供正確資訊來源(如藥袋照片)。我們的專業團隊會立即核實並更新資料庫。您的回報有助於提升系統準確性,保障更多使用者的用藥安全。
立即開始使用藥物辨識
辨識藥物,守護用藥安全
藥劑部專線
(02) 2826-7000
分機3456
諮詢時間
週一至週五
08:30 - 17:30
pharmacy@
tmi.nycu.edu.tw